为什么青藏铁路两边要插上15万根铁棒?全长7米里面装了什么_产品中心_ku体育平台_官方入口

KU体育

联系电话:0791—87877888

来源:KU体育    发布时间:2024-07-15 07:20:46
产品说明:

  青藏铁路作为我国铁路建设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的存在,在修建的过程中能够说是面临了许多困难。

  因为青藏高原向来有着“世界屋脊”之称,所以在最开始提出修建计划的时候,很多人都直呼不可能。

  但现在这里列车顺畅通行,一年四季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来这里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列车上往外望,一路都是震撼人心的美景。

  今年6月份的时候,西格段的复兴号动车组也慢慢的开始试运行,这条铁路上的建设,能够说是创造了多项记录。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来到这里的人如果细心一点的话就会发现,在铁路的两侧,插了很多铁棒。

  铁路曲折弯绕,铁棒也有绵延不绝之势,在这样的高原地势下,插上1.5万根铁棒,总长长达7m,虽没建设铁路那么困难,但是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量。

  那这些铁棒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是对青藏铁路的维护有啥作业,还是为避免路边野生动物的冲撞?

  青藏铁路的构思起于上世纪50年代的,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上修建铁路,可想而知其艰苦的程度。

  这一铁路从开始计划历经48年才完全修建成功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实际的修建过程是第一阶段的建设是从西宁到格尔木,花费了26年时间才建设完成。

  第二阶段是在2001年才开始的,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的加持下,第二段了历时5年完成了, 这一铁路的修建,改变了当时当地交通闭塞的状况。

  在交通方便之后,平原和高原地区的人民之间的来往也更加频繁,贸易的合作也慢慢变得多,内地的很多先进的技术都被引进过去,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而且这一铁路也让我们和四周的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起来,双方的经济也都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和发展。

  西藏地区的优势资源在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经济下,都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充分的发展,当地很多特色产业都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

  这不仅大大改变了西藏不合理的能源结构,而且还从根本上保护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

  而在这巨大的繁荣之后,是无数建设人员呕心沥血、夜以继日的建设,也是无数护路员不畏严寒、坚韧不拔,数十年如一日的守护。

  在青藏高原上,几乎有60%的面积都是多年的冻土区,而之所以有冻土形成,是因为土壤中都含有一定的水分。

  当温度下降到零度及以下之后,其中的水分就会凝结成冰块,多年冻土就是土壤温度在两年以上的时间里,始终低于0℃的土层。

  虽然其叫做冻土,但它的特性就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变形性,这一物质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温度降低时冻土会膨胀,当温度上升时,冻土就会收缩,因此冻土区域在冬夏两季的时候,就会隆起或者是下沉。

  这就会导致的路基出现沉降、裂缝以及滑移的现象,地质的不稳定变化就导致很难在这种区域下修建房屋、桥梁,更别提是铁路建设。

  而且多年冻土也是组成高原ECO的一部分,其中富有丰富的水分和有机质,对高原上的水文、气候以及生物ECO的平衡都很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要修建铁路的话,第一个就是要考虑铁路建设给冻土区域所带来的影响,第二个就是要考虑在铁路建成之后,冻土的变化对铁路安全性的影响。

  因为在青藏铁路建设的过程中,有高达550公里的路段都是多年冻土区域,还有超过100公里的冻土区域是非常敏感且不稳定的。

  冻土的特性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就会破坏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进而影响铁路的安全运行,如果维护铁路路基的质量和寿命的话,那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来维持冻土的稳定。

  再者铁路的修建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会破坏冻土的自然状态,进而引起的水分流失、有机质分解、温度上升等现象的。

  这些都会加剧冻土的退化和消融,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同时对当地居民以及动植物的生存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多年冻土可以说是在青藏铁路建设的时候,我们所面临的巨大困难之一,再加上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的环境也会促进增加工程的困难程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于是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计划并实施了多种措施,比如通风管、隔热板、而稳定器等等,而最后稳定发挥巨大作用的,就是我们在列车上看到的,一根又一根的铁棒。

  这种金属管子也被称之为热棒,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冷却冻土的,解决冻土的问题就很好的避免了铁路的塌陷。

  这种管子的长度有7~8米,露出地面以上的差不多有2m左右,里面是真空的,装满了液氨。

  有了“热棒”的存在,在夏天的时候,空气中热量就不会进入冻土,冬天时候,由于液氨的存在,这根管子就可以传输热量到冻土区域,保证其稳定性。

  棒与棒之间的间隔是1m,全程共计有1.5万根,据说这一根“热棒”的造价在20万元,但也只是据说,并没有官方依据。

  虽然名字带有一个热字,但是其真正的作用,更像是一个“冷冻器”的作用,可以在地表形成永冻层。

  其实其原理也非常的简单,如果把热管的内部切掉一片的话,会发现其里面有一层非常粗糙,而且凹凸不平的多孔结构。

  这就是用来储藏水分的,当管道的一端开始升温之后,其中的液体就会蒸发成气体,而热量就会被气体携带着,流向另一端,因为这一端的温度较低,所以气体就又会凝结成液体,放出热量。

  而“吸液芯”具有毛细作用,所以液体又重新被吸收,然后回到蒸发段的,如此一来往复循环,热量就能源源不断地散发出去。

  青藏高原上所插的铁棒,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把管子数值摆放,然后让冷却段在上,加热段在下,靠着重力的作用实现液体回流,也就是“无芯重力热棒”。

  为了解决冻土的问题,有关技术人能说是苦心钻研,他们把“热棒”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吸热段,埋在冻土里面,作为吸热段。

  在冻土层中的温度上升的时候,里面的液体就会蒸发成气体,经过中间的绝热段,来到位于地表的散热段。

  散热段的温度低,所以在气体来到这一端就会又凝结成液体,释放出热量,在风的作用下的,热量就被带走。

  而液体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回流到吸热段,然后循环往复,保持冻土始终处在一个低温稳定的状态。

  到了夏季的时候,因为冻土层的温度不高于外界温度,因此就可以坚持不化冻的时间更长,撑过短暂的夏季。

  除了在青藏高原上有着这样巨大的用途之外,在其它领域,热管也存在广泛的应用。

  首先就是在航空航天领域,热管就被用来平衡航天飞行器内的各种内部仪器设施之间的热均衡。

  在飞行器的运行的过程中,有的仪器设施需要散热,有的就需要加热,在这样一个时间段,热管就发挥着巨大的平衡作用。

  除此之外在航天飞机机翼的前沿以及各种飞行器导向罩的尖端在进入和重返大气层时,都会产生高温,如果不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的话,那结构材料就会被破坏,在这一过程中,也是热管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余能领域,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余能也就是在能源设备之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包括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

  而热管在余热回收利用就充当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其从凝固点到临界温度,在可以产生相变传热的很大温度范围内都可以广泛利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