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体育
产品说明: | |||||
不少人有个共识:夏天越来越热了,连家里从前只开电扇的老人、长辈,现在也忙不迭开启了空调,家家都一样。不过,在“外出时如何防热”这一个话题上,大家却很难达成一致。 大多数人会自然而然地随季节和气温增减衣服:冬天多穿,夏天当然要少穿;有人则把自己牢牢地包裹在防晒衣中,全身上只露个眼睛。而疑问也就来了:穿这么多不热吗? 先说结论:夏天穿得少不一定更凉快。虽然穿得少能够大大减少衣物对身体的包裹,从而增加皮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散热。但也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当外界温度不高于人的体表温度(36C至37C之间),且阳光相对温和,的确会穿得越少越凉快;而当外界温度高于人的体表温度,且阳光比较毒辣,穿得少的人可能比穿得多的人还容易中暑。 这里要引出一个知识点——人体的散热方式主要有四种: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 许多人小时候都曾在炎炎夏日时打开冰箱门,接着靠近冰箱内侧,来获取一些凉意。这其实,就是辐射散热,它是指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较冷物体。辐射散热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形式,一般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有效散热面积,二是体表温度和外界温度的温差。 当外界温度较低时,人体会向外散热,衣服穿得少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有效散热面积大,自然会觉得凉快。但当外界温度比较高时,人体不但很难通过热射线的方式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 此时,衣服的作用就来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的身体吸收辐射。曾有一项实验,人偶穿着衣服时吸收到的辐射最多会降低到60%,若是专业性衣服,隔热的比例还会提高到80%。 不止如此,高温场合下衣服的作用,在许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论证:有人对比了两组参与实验的工作者,高温天气下,不穿衣服的人会因体温太高导致劳动能力变弱,而穿着衣服的人劳动能力则相对较高。 在出门之前,不如先看一下实时气温,再决定是要增添还是删减衣物。虽然我们已明白,在夏日,为了隔热,要注意气温高于体表温度时多穿衣,反之则少穿衣,但怎样穿衣服、穿什么样的衣服同样很重要。 上面我们提到过,人体还有三个重要的散热方式:传导散热、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衣服材质的选择,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他们的效果。 传导散热,是指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它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像是平时敷的冷贴,就是这一个原理。 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人们扇扇子或者站在对流风的风口处感受凉意,就是对流散热。 蒸发散热,是指液体变为气体,从而带走热量。人的皮肤上分布着几百万个毛孔,它们以排汗的方式调节人体的温度,当汗液蒸发,体表温度自然也就降下来了。很多人会用湿巾给发烫的手机降热,湿巾变干了,手机也就凉了,这两者是相似的逻辑。 以上三种散热方式,共同决定了亚麻、真丝和棉织品等吸湿性好、透气程度高的天然纤维制品是最适合夏季衣服的材质。 这几种材料的密度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皮肤快速散热,而棉、毛等纺织品的密度则比较高,不但是热的不良导体,还会影响汗液的蒸发。同时,亚麻、真丝等天然纤维制品较为轻薄,可以加快对流散热,棉、毛纺织品往往比较厚重,风可能是很难吹起来的。 在面料材质上,夏季宜穿亚麻、真丝材质的面料,薄款的棉质面料、精纺薄款羊毛面料也是不错的选择,吸湿透气性都很好;在运动的时候,建议选择速干类的面料,加快汗液蒸发。 在面料结构上,建议选择针织面料,针织面料的空隙相比较梭织面料较大,透气性更好。 在服装版型上,推荐选择宽松的版型,面料与皮肤之间的空气层足够大,能增加空气对流散热。 除此之外,衣物的颜色同样很重要。大家都知道,黑色的吸热效果最好,毕竟,每次出门,全身上下最热的一定是头发,但怎样选择颜色,也要看外界的具体温度和外出的具体时长。 如果是长时间在外,则最好穿红色,浅色衣服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较弱,容易让人晒伤; 外出时除了穿透气性和吸湿性较好的衣服,最好也同时打伞或佩戴遮阳帽,防晒太阳镜也不能忘。人的眼睛与眼周十分脆弱,若遭到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即使又热又渴,也不要拿起冰水一饮而尽。喝水太猛可能会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引发头痛、血压升高,过量的冷饮则会给肠胃带来刺激。建议先喝一两杯,缓和半小时再继续补充水分。 从室外高温天气回到家后,不要立刻洗凉水澡。在炎热、出汗的情况下,皮肤的毛细血管会处于扩张状态,若突然洗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收缩,因此心悸、头痛等状况,高血压、心律失常人群更为容易陷入危险之中。 最好等到体温恢复、汗液蒸发时再洗,并且尽量把水的温度控制在38C至40C之间,稍高于人的体表温度。 |